专业名称:信息安全
专业代码:080904K
信息安全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掌握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基础和信息科学基础知识,系统掌握信息安全学的基本理论、技术和应用知识,并具备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的信息安全高级专门人才;培养的毕业生能够从事计算机、通信、电子信息、电子商务技术、电子金融、电子政务、军事等领域的信息安全研究、应用、开发、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主要课程:计算机组成原理、离散数学、数据结构、高级语言程序设计、JAVA编程、操作系统原理、数据库原理、信息安全数学基础、密码学、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安全(含网络攻防)、信息系统应用安全、软件安全等。
本专业是计算机、通信、数学、物理、法律、管理等学科的交叉学科,主要研究确
保信息安全的科学与技术。培养能够从事计算机、通信、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电子金融等领域的信息安全高级专门人才。信息安全的概念在本世纪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阶段,90年代以来得到了深化。进入21世纪,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安全问题也日显突出。如何确保信息系统的安全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问题。国际上对于信息安全的研究起步较早,投入力度大,已取得了许多成果,并得以推广应用。目前国内已有一批专门从事信息安全基础研究、技术开发与技术服务工作的研究机构与高科技企业,形成了我国信息安全产业的雏形,但由于国内专门从事信息安全工作技术人才严重短缺,阻碍了我国信息安全事业的发展。信息安全专业是十分具有发展前途的专业。
1.防火墙,建立企业网络的第一道安全屏障;
2.入侵检测系统,有效抵御外来入侵事件,并监控网络内部非法行为;
3.安全评估分析工具,对用户环境进行基于安全策略的审计分析,及时发现安全隐患;
4.防毒系统,清除病毒危害并预防病毒事件,实现防毒的完全智能化;
5.服务器防护系统,保护企业重要服务器的数据安全性;
6.部署及维护企业信息化管理(OA、Exchange)系统、UNIX系统等;
7.专业的数据备份、还原系统,保护企业用户最关键的数据和资源;
8.能够能利用各级别的企业核心路由器、交换机及各种操作系统(Linux、Windows)、数据库产品(SQL SERVER、Oracle)等、安全的域环境设计,根据不同业务需求的不同性,制定严格的安全策略及人员安全要求。
在校期间,不仅强调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更强调对其专业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学生除学习理工专业公共基础课外,学习的专业基础和专业课主要有:高等数学、线性代数、计算方法、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计算机与算法初步、C++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与算法、计算机原理与汇编语言、数据库原理、操作系统、大学物理、集合与图论、代数与逻辑、密码学原理、编码理论、信息论基础、信息安全体系结构、软件工程、数字逻辑、计算机网络等。
除上述专业课外还开设了大量专业选修课,主要有:数据通信原理、信息安全概论、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数字鉴别及认证系统、网络安全检测与防范技术、防火墙技术、病毒机制与防护技术、网络安全协议与标准等。学生除要完成信息安全体系不同层次上的各种实验和课程设计外,还将在毕业设计中接受严格训练。
信息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国际上围绕信息的获取、使用和控制的斗争愈演愈烈,信息安全成为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一个焦点,各国都给以极大的关注和投入。网络信息安全已成为亟待解决、影响国家大局和长远利益的重大关键问题,它不但是发挥信息革命带来的高效率、高效益的有力保证,而且是抵御信息侵略的重要屏障,信息安全保障能力是21世纪综合国力、经济竞争实力和生存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纪之交世界各国都在奋力攀登的制高点。信息安全问题全方位地影响我国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如果解决不好将使国家处于信息战和高度经济金融风险的威胁之中。
总之,在网络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信息安全已变得至关重要,信息安全已成为信息科学的热点课题。目前我国在信息安全技术方面的起点还较低,国内只有极少数高等院校开设“信息安全”专业,信息安全技术人才奇缺。本专业毕业生可在政府机关、国家安全部门、银行、金融、证券、通信领域从事各类信息安全系统、计算机安全系统的研究、设计、开发和管理工作,也可在IT领域从事计算机应用工作。我们应充分认识信息安全在网络信息时代的重要性和其具有的极其广阔的市场前景,适应时代,抓住机遇!
培养对象
本专业是计算机、通信、数学、物理、法律、管理等学科的交叉学科,主要研究确
保信息安全的科学与技术。培养能够从事计算机、通信、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电子金融等领域的信息安全高级专门人才。信息安全的概念在本世纪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阶段,90年代以来得到了深化。进入21世纪,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安全问题也日显突出。如何确保信息系统的安全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问题。国际上对于信息安全的研究起步较早,投入力度大,已取得了许多成果,并得以推广应用。目前国内已有一批专门从事信息安全基础研究、技术开发与技术服务工作的研究机构与高科技企业,形成了我国信息安全产业的雏形,但由于国内专门从事信息安全工作技术人才严重短缺,阻碍了我国信息安全事业的发展。信息安全专业是十分具有发展前途的专业。
通过学习,将具备了以下几方面的能力:
1.防火墙,建立企业网络的第一道安全屏障;
2.入侵检测系统,有效抵御外来入侵事件,并监控网络内部非法行为;
3.安全评估分析工具,对用户环境进行基于安全策略的审计分析,及时发现安全隐患;
4.防毒系统,清除病毒危害并预防病毒事件,实现防毒的完全智能化;
5.服务器防护系统,保护企业重要服务器的数据安全性;
6.部署及维护企业信息化管理(OA、Exchange)系统、UNIX系统等;
7.专业的数据备份、还原系统,保护企业用户最关键的数据和资源;
8.能够能利用各级别的企业核心路由器、交换机及各种操作系统(Linux、Windows)、数据库产品(SQL SERVER、Oracle)等、安全的域环境设计,根据不同业务需求的不同性,制定严格的安全策略及人员安全要求。
课程设置
在校期间,不仅强调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更强调对其专业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学生除学习理工专业公共基础课外,学习的专业基础和专业课主要有:高等数学、线性代数、计算方法、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计算机与算法初步、C++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与算法、计算机原理与汇编语言、数据库原理、操作系统、大学物理、集合与图论、代数与逻辑、密码学原理、编码理论、信息论基础、信息安全体系结构、软件工程、数字逻辑、计算机网络等。
除上述专业课外还开设了大量专业选修课,主要有:数据通信原理、信息安全概论、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数字鉴别及认证系统、网络安全检测与防范技术、防火墙技术、病毒机制与防护技术、网络安全协议与标准等。学生除要完成信息安全体系不同层次上的各种实验和课程设计外,还将在毕业设计中接受严格训练。
相近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071201)、微电子学(071202)、光信息科学与技术(071203*)、科技防卫(071204W)、信息科学技术(071206W)、光电子技术科学(071207W) 自动化。
就业方向
信息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国际上围绕信息的获取、使用和控制的斗争愈演愈烈,信息安全成为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一个焦点,各国都给以极大的关注和投入。网络信息安全已成为亟待解决、影响国家大局和长远利益的重大关键问题,它不但是发挥信息革命带来的高效率、高效益的有力保证,而且是抵御信息侵略的重要屏障,信息安全保障能力是21世纪综合国力、经济竞争实力和生存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纪之交世界各国都在奋力攀登的制高点。信息安全问题全方位地影响我国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如果解决不好将使国家处于信息战和高度经济金融风险的威胁之中。
总之,在网络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信息安全已变得至关重要,信息安全已成为信息科学的热点课题。目前我国在信息安全技术方面的起点还较低,国内只有极少数高等院校开设“信息安全”专业,信息安全技术人才奇缺。本专业毕业生可在政府机关、国家安全部门、银行、金融、证券、通信领域从事各类信息安全系统、计算机安全系统的研究、设计、开发和管理工作,也可在IT领域从事计算机应用工作。我们应充分认识信息安全在网络信息时代的重要性和其具有的极其广阔的市场前景,适应时代,抓住机遇!
修业年限
四年
授予学位
工学学士或者理学学士
相关课程各个高校开设的课程大同小异,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为例,专业课程如下。
培养目标: 培养理论基础扎实、专业口径宽、适应性强、工程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掌握信 息系统与信息安全的基本理论,并能从事信息系统以及信息系统中信息安全技术的研究 、设计、开发、应用、管理等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 电路分析基础、信号与系统、模拟电子线路、数字电路及设计、计算机语言与程序设 计、数据结构与算法分析、微机原理与系统设计、数字信号处理、信息论基础、通信原 理、通信网络基础、计算机操作系统、数据库、密码学、计算机网络、网络安全理论与 技术、信息隐藏、信息安全综合实验、信息对抗等。
本专业毕业生将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扎实的数理基础,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并具有一定的译、听、说和初步的写作能 力;具有国际视野和一定的跨文化的交流、竞争与合作能力;
2.掌握模拟和数字电子线路的基本原理、分析方法、实验技能与方法;
3.掌握通信、计算机网络和信息系统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掌握密码、信息安全以 及信息安全管理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4.具备在信息、信息过程和信息系统等方面进行信息安全与保 密关键技术的分析、 设计、研究、开发的初步能力以及安全设备与软件的应用、信息系统安全集成与管理的 能力;
5.了解国家有关信息安全方面的政策和法规以及有关国际法律、法规;了解信息安全 技术领域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发展动态;
6.掌握计算机的基本原理与技术,具有初步的软、硬件的开发能力;
7.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本专业每年免试推荐攻读研究生的比例15%左右,其中的25%推荐到外校攻读硕士学位 ,主要推荐去向包括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等本领域著名的高校和研究机构 。同时本专业与国外高校开展多个合作项目,学生可以被推荐到相关国外高校攻读通信 领域的硕士学位。毕业生的主要就业方向为华为、中兴、大唐等骨干通信设备制造商、 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等通信运行商、国防军工行业骨干科研院所、政府机关 以及各类信息安全企业,就业地域主要为北京、上海、广东以及各省会中心城市,每年 就业率均在98%以上,在业内拥有很高的声誉和认可度,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
学制:四年 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主要机构1. 信息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
最早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创办,后归中科院统一管理。以国字头命名,是中国唯一的国家级信息安全实验室。其实力不言而喻,当之无愧的NO.1!
2、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信息安全的主干学科,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密码学全国第一。1959年,受钱学森指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在全国率先开展密码学研究,1988年,西电第一个获准设立密码学硕士点,1993年获准设立密码学博士点,是全国首批两个密码学博士点之一,也是唯一的军外博士点,1997年开始设有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岗位,并成为国家211重点建设学科。2001年,在密码学基础上建立了信息安全专业,是全国首批开设此专业的高校。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信息安全专业依托一级国家重点学科“信息与通信工程”(全国第二)、二级国家重点学科“密码学”(全国第一)组建,是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拥有综合业务网理论及关键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无线网络安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现代交换与网络编码研究中心(香港中文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电子信息对抗攻防与仿真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多个国家级、省部级科研平台。
在中国密码学会的34个理事中,西电占据了12个,且2个副理事长都是西电毕业的,中国在国际密码学会唯一一个会员也出自西电。毫不夸张地说,西电已成为中国培养密码学和信息安全人才的核心基地。
以下简单列举部分西电信安毕业生:来学嘉,国际密码学会委员,IDEA分组密码算法设计者;陈立东,美国标准局研究员;丁存生,香港科技大学教授;邢超平,新加坡NTU教授;冯登国,中国科学院信息安全国家实验室主任,中国密码学会副理事长;张焕国,中国密码学会常务理事,武汉大学教授、信安掌门人;何大可,中国密码学会副理事长,西南交通大学教授、信安掌门人;何良生,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首席密码专家;叶季青,中国人民解放军密钥管理中心主任。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拥有中国在信息安全领域的三位领袖:肖国镇、王育民、王新梅。其中肖国镇教授是我国现代密码学研究的主要开拓者之一,他提出的关于组合函数的统计独立性概念,以及进一步提出的组合函数相关免疫性的频谱特征化定理,被国际上通称为肖—Massey定理,成为密码学研究的基本工具之一,开拓了流密码研究的新领域,他是亚洲密码学会执行委员会委员,中国密码学会副理事长,还是国际信息安全杂志(IJIS)编委会顾问。
2001年,由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主持制定的无线网络安全强制性标准——WAPI震动了全世界,中国拥有该技术的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打破了美国IEEE在全世界的垄断,华尔街日报当时曾报道说:“中国无线技术加密标准引发业界慌乱”。这项技术也是中国近年来在IT领域取得的具少数有世界影响力的重大科技进展之一。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信息安全专业连续多年排名全国第一,就是该校在全国信息安全界领袖地位的最好反映。
3. 武汉大学
2001年武汉大学第一批创建了信息安全本科专业, 2003武大又建立了信息安全硕士点、博士点和信息安全企业博士后流动站。武汉大学的信息安全专业综合实力不容小觑,就业率高达98%。毕业生大部分去了腾讯 (Tencent)、百度 (baidu)、谷歌(Google),更有少部分较优秀的直接去了IBM 、微软。 其教学优势在于学院学风严谨 要求严格 专业设置与国际接轨。而且全国名师梁意文、余纯武等均亲自授课。信息安全作为新兴的综合性专业 涉及法律经济通讯等多个方面,综合实力强取传统IT学科之精华,去其糟粕,而且此专业录取分数较高。
4. 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信息安全工程学院,创建于2000年10月,是由国家教育部、科技部共同发起的国内首家信息安全专业人才培养基地;学院同时也是国家863计划信息安全产业化(东部)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为加速信息安全的研究及产业化进程,培养国家紧缺的信息安全专业人才提供有力保障。信息安全工程学院是以交通大学通信与信息系统学科和计算机应用技术学科中从事信息安全的研究力量为主,集中了学校信息安全各方面优势的跨学科、跨专业的新型教学科研实体。信息安全工程学院目前有密码理论及应用技术、网络安全与检测技术、计算机病毒防范技术、保密通信理论技术、电子商务技术、安全集成电路芯片设计、移动通信安全、安全操作系统、安全数据库、信息智能检索等研究方向。信息安全工程学院所有专业依托通信与信息系统和计算机应用技术两个二级学科,都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学院同时还在积极申报国家新近设立的信息安全一级学科。截止目前,信息安全工程学院拥有专职和兼职教授、副教授60多人,其中工程院院士2人(兼职)。学院同时还拥有200多名的博士、硕士研究生构成的研究团队。近几年中,信息安全工程学院先后承担多项国家“八五”、“九五”军事预研和型号项目、国家信息安全应用示范工程(S219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863项目等40余项,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科研成果,包括:科研发明专利16项,核心期刊论文近200篇,参与国家的信息安全标准制定和法规建设等。学院在国际学术交流、技术合作等方面也有许多进展,已经与国内外许多著名大学和企业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5. 清华大学
整个清华大学的综合实力就是这个专业的保证。如果在国内读的话,清华的信息安全是很不错的。王小云,姚期智都在那里。清华大学的信息安全课程需要设计的内容包括:国家的政策与法规,计算机环境安全和实体安全,用户安全,软件安全与盗版,软件加密,软件防拷贝和反跟踪技术,软件漏洞,操作系统安全,计算机病毒,计算机密码学,网络安全协议,防火墙,通讯安全和数据库安全,黑客安全技术,入侵检测,电子商务的安全等等。
6. 北京大学
信息安全系与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网络与信息安全实验室、北京大学网络和软件安全保障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联合,共同建立信息安全专业方向和培养人才,信息安全实验室具有的学术、人才、科研、环境等资源优势,以及其与业界长期形成的广泛信任与合作关系,成为信息安全系办学得天独厚的优势。信息安全系拥有一支教学、科研和开发经验丰富的优秀师资队伍,并聘请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和国内外知名企事业单位的信息安全专家任兼职教师。此外,信息安全系与总参、公安部、安全部、保密局、国家测评中心、电监会、信安标委、中科院研究生院、中科院国家信息安全重点实验室、中科院高能所等安全事业单位,以及微软、IBM、SUN、EMC、西门子、联想、华为、北大青鸟、中标软件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信息安全系通过产、学、研结合,利用工程硕士培养平台,大力加强信息安全领域工程硕士以上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已逐步建设成为我国“高层次、实用型、复合型”信息安全高层次人才培育的摇篮。信息安全系人才培养的宗旨是:(1).以能力建设为核心。通过课程实践、综合实践、实习等环节重点培养和提高信息安全人才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组织能力和创新能力。(2).以高层次人才培养为重点。加大硕士生培养规模,逐步形成博士生培养点,使之成为推动我国信息安全水平发展的核心力量。(3).围绕项目培养人才。依托国家信息领域重大的发展战略、重大的工程项目、重大的科研课题,以及行业/产业合作项目,培养信息安全专门人才。(4).充分发挥北京大学品牌、人才、资源优势,面向国家、产业和领域需求,培养专门化的信息安全管理、技术研发和咨询服务方面的高级人才,使学生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合理的知识结构、创业与创新能力和优秀的职业素养、项目组织与管理能力、外语交流与国际竞争能力。[1]
7. 北京邮电大学
北京邮电大学信息安全专业是全国首批国家级特色专业,承办本专业的国家级信息安全教学团队依托“灾备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网络与信息攻防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信息产业部重点实验室—北京邮电大学信息安全中心”等多个科研平台,在信息安全教学、科研与成果转化等方面成果丰硕。
本专业目标是培养系统掌握信息安全的基础理论方法与关键技术,具备密码学、网络安全、数字内容安全和信息系统安全等专业知识和综合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毕业生将主要服务于信息产业以及其他国民经济管理部门从事各类信息安全的产品研发应用、信息系统安全分析与设计、信息安全技术咨询与评估服务和信息安全技术管理等工作。此外,学院还拥有密码学和信息安全硕士点、博士点及博士后流动站,可为本专业学生提供继续深造的机会。
本专业系统地学习计算导论与程序设计、数据结构、计算机网络、电路与电子学基础、数字逻辑、信号与系统、计算机组成与系统结构、操作系统、通信原理、信息安全导论、信息安全数学基础、现代密码学、网络安全、数字内容安全、信息系统安全、软件安全,以及信息安全的系列实验。本专业非常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拥有以“灵创科技园”为代表的多个大规模自有实习、实训基地。[2]
本专业修业年限四年,学生在修完教学计划所规定的全部课程并考试合格后,将被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8.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在信息安全的科研和教学方面,中国科技大学始终站在国家需要的前列,具有很好的工作基础和科研积累。早在70年代,国家聘请七位著名科学家担任信息安全方面的高级顾问,其中中科大就有3位:华罗庚、龚升、曾肯成。80年代科大发挥多学科交叉优势,建立了我国高校第一个也是水平最高的信息安全研究机构-信息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这是我国唯一的以信息安全为主要研究内容的国家重点实验室,曾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多项奖励,实验室创建人曾肯成教授于1998年获得何梁何利奖。90年代后期,科大将解决国际前沿研究课题和国家重大需求作为主要科研方向,建立了"信息安全实验室"和"信息网络安全研究中心",在信息安全的理论与实践方面又获得一批具有重要价值的研究成果,形成了一支具有开拓创新能力的信息安全专业教学、科研队伍。
中科大信息安全专业注重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能力,使学生具有坚实的数学、物理、英语、电子、通信、计算机基础,强调信息安全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及时引入该专业的新知识和新技术,使学生受到系统设计、技术开发、安全防护和操作管理的基本训练,具备信息系统分析与综合集成、工程设计与实际运用、安全策略制订与监控管理的基本能力。培养适应我国经济建设实际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宽厚扎实的数理、外语基础,以及很强的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能力,掌握信息安全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及综合应用方法,具有较强的信息安全系统设计能力和分析能力,受到良好的科学实验训练,了解信息安全的新发展的信息安全的高素质专门人才。毕业后可继续攻读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研究生,也可到有关科研部门和教育单位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以及到企事业、技术管理部门从事信息安全技术和管理工作。
9. 东南大学
10. 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计算机专业起步早,专业性强,其数据库研究技术在国内外名列前茅,主要企业有人大金仓,著名的电子商务公司京东商城的创始人也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的信息安全专业创建略晚,但起步高,设有硕士点、博士点。
11. 西北工业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信息专业为首批教育部特色专业、国家控制布点专业,教学与实验环境良好,依托该校的自动化学院和国家保密学院发展迅速。
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数理基础,较好的外语和计算机技术运用能力,掌握信息安全的基本理论与技术、计算机与网络通信技术以及信息安全法律法规等方面的知识,能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去分析和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具有较高的综合业务素质、较强的创新与实践能力,从事信息安全产品研发、信息系统安全分析与设计、信息安全技术咨询服务、信息安全教育、信息安全管理与执法等工作的高级技术人才。专业主修课程包括网络信息安全理论、密码学、信息对抗技术、计算机网络等。
本专业主要面向政府部门、国防系统、科研单位、高等学校、信息产业及其使用管理部门,培养从事信息安全系统设计、技术开发、操作管理和安全防护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